【全总融媒聚焦】瞄准突破点 花式建“家”让服务更进一步
---灵台县总工会打造多元服务一线职工
【全总融媒聚焦】瞄准突破点 花式建“家”让服务更进一步
---灵台县总工会打造多元服务一线职工
全媒体记者 张小芳 杨晶晶《甘肃工人报》(2025年7月28日01版)
5月29日,灵台县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匠心筑梦·劳模引领”劳模宣讲团走进该县城南社区,平凉市劳动模范郑双燕的先进事迹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深深感染着现场职工群众,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入千家万户。而在该县利民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劳模宣讲营造浓厚争先创优氛围也同样如火如荼……
在灵台县,像这样的工会活动已经常态化开展,受到一线职工的普遍欢迎。近年来,灵台县总工会依据辖区内各主体的不同特点,探索符合各自实际的建会入会切入点和实践点,多元服务多点开花、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引领、链上工会组织助力产业发展,让工会组织在服务职工方面呈现出形式多、活动多、助力多的暖人场景。
多元服务 小阵地蕴藏大温暖
7月10日下午,灵台县碑子沟社区工会的活动室内,暑期里的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或翻阅科普书籍,或动手尝试小发明。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却清爽宁静,成了社区居民亲子互动的好去处。与此同时,依托这里的职工服务阵地,该县总工会联合城市社区精心推出暑期儿童托管服务,覆盖全县6个社区的7-12岁儿童,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题。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户外劳动者休憩纳凉的“清凉驿站”,是困难职工、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成员寻求就业帮扶的“暖心港湾”。而该县什字镇工会联合会更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职工权益维护、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不断发力,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些备受职工群众青睐的服务阵地,正是该县总工会结合社区特点,打造“就业服务+技能培训+阅读共享+工会驿站+休闲娱乐”多元化服务阵地的鲜活样本,让乡镇、社区这一“小三级”工会组织真正建起来、活起来、转起来,切实扎根职工、服务职工。
劳模领衔 创新引擎聚合力
灵台县威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累计吸纳劳动力1.2万人次、助力脱贫群众稳步增收,在更新农机设备、改良种植技术、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与种产销一体化发展中,稳稳扛起“领头羊”的责任。其创始人朱小锋也因突出贡献获评平凉市劳动模范。
乘势而上,灵台县总工会于2024年9月在合作社挂牌成立以朱小锋为核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牵头发力,推动外部先进技术与内部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模式,累计优化作业流程8项,使农机作业率提升20%、种植成本降低15%;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出23名技术能手,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年12月,在该县总工会指导下,合作社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民主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等负责人,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逐步健全,从用工纠纷调解到文体活动开展,再到节日暖心慰问,一系列举措让“规范化组织”的凝聚力持续增强,职工归属感显著提升。
在该县总工会的持续推动下,合作社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强化技能培训、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通过协调增设临时岗位,吸纳32名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达1.8万元。其亮眼实践也被县总工会列为“劳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借鉴,让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劳动者建功立业。
链上建“家” 产业发展添动能
正值7月骄阳流火,位于灵台县什字镇的甘肃齐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农业”)的苹果种植基地,成片果树一眼望不到边,颇具规模,工人们正在果树间劳作。
齐翔农业是一家集有机矮化苹果种植、销售和苹果苗木繁育、果业技术开发、观光农业培育为主营业务的果产业链龙头企业,灵台县总工会瞄准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于今年4月引导齐翔农业带头成立链上工会组织,并积极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自工会成立后,机构、阵地、制度迅速实现“三健全”,职工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同时公司工会畅通民主渠道,通过民主生活会、一线调研化解矛盾。开展节日慰问3次、文体活动4次,惠及职工300余人,增强了职工归属感与企业凝聚力。
聚焦“工会+产业链”建会新模式,灵台县总工会还在煤电化、牛、果、菜、中医康养、环保建材等6大产业链上建立工会组织。2025年,仅依托产业链就新增3个工会组织,吸纳60名职工入会。针对不同规模企业,该县总工会实行分类建会策略,25人以上企业独立建会,不足25人的通过联合工会覆盖,确保工会组织无死角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基层工会组织227个,会员人数19317名。
(来源:全国总工会融媒/微信公众号2025年8月1日第73期八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