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这里成了我们每天最盼着去的地方”
——静宁县工人文化宫成了全民共享的“欢乐场”
“这里成了我们每天最盼着去的地方”
傍晚时分,晚风驱散了白日的暑热,忙碌一天的人们陆续走进静宁县工人文化宫。乒乓球台前挥拍切磋,羽毛球场上跳跃接杀,桌球边凝神瞄准,动感单车上汗水淋漓……转眼间,各类运动设施前就聚满了热情参与的职工群众。有并肩比拼的同事,有亲子互动的父子,有全家齐乐的三口之家……这里俨然成了人们消暑解乏、共享欢乐的好去处。
静宁县工人文化宫于2024年12月底正式启用。规划之初,“如何打造一处人人爱来、全民愿参与的活动场所”便成了静宁县总工会的核心课题。经过多方考察调研与科学规划,县总工会决定依托人流量大、设施集中的县体育馆,打造集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职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工活动阵地,让服务职工、服务社会、服务工运事业的初心在这片天地间充分彰显。
夜幕下的“运动乐园”
夜幕下的静宁县工人文化宫内,球拍撞击声、器械运转声与欢笑声交织成一片活力乐章。“每天下班和同事来战几局,浑身的疲惫都跑光了!”静宁县文萃中学教师樊丁宁抹了把汗,脸上挂着畅快的笑容,手中的乒乓球拍仍跃跃欲试。
7月8日晚8点,记者踏入工人文化宫内时,这场热闹仍在持续升温。“一到下班、周末,尤其是暑期,这儿就成了‘欢乐海洋’,常要排队‘抢’场地呢!”该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东风笑着介绍,工作日的白天稍显清静,可一到闲暇时段,这里便成了职工群众最爱的“打卡地”。 这座占地约1750平方米的运动空间,藏着满满的“运动惊喜”:40辆动感单车随时待命,40张乒乓球桌整齐排列,15张台球桌静待切磋,20套健身器材各归其位,10台跑步机不停运转,8块羽毛球场随时开赛……合理的布局让每一寸空间都充满活力,精准对接了全县职工群众的文化运动需求。
“自打这儿投用,我们全家都成了‘常客’!”家住附近的韩女士一边陪孩子练球,一边笑道,“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既能让孩子动起来强身健体,一家人说说笑笑间,感情也更亲了。这里呀,早就成了我们每天最盼着来的地方。”
多元阵地沁身也润心
静宁县总工会打造的工人文化宫,不仅是职工青睐的运动场所,更成为展现风采、昂扬斗志的“竞技场”。今年5月,以“赛场筑梦·职工情缘”为主题的2025年静宁县职工运动会在此火热开赛,该县总工会也借全县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献上“劳动者最美”的华彩厚礼。 除了强身健体的运动盛会,工人文化宫外侧的银河书屋同样亮眼。即便夜晚9点后,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人流不断。作为静宁县总工会联合县图书馆、县文旅局打造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屋内理论政策、故事小说、儿童文学绘本等各类书籍丰富齐全,可满足不同群体阅读需求。
今年4月,由该县总工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在这里顺利开展,不仅为女职工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更激发了大家的阅读热情。
“为身体充电、为心灵充电,各取所需,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王东风的话道出了该县总工会的初心。短短半年多,职工运动会、摄影书法展、女职工主题阅读等活动接连举办,收获职工一致好评,让这片阵地既充满运动活力,又洋溢书香气息。
让“职工之家”常建常新
静宁县工人文化宫位于县体育馆内,在体育馆原有运动设施的基础上,加之工会元素及工会布置的运动设施,从实用角度升级了运动体验,既让职工多元运动需求得到满足,更让体育馆内曾闲置的角落“活”了起来。 这份“巧思”更体现在资源整合上。该县总工会通过与县文旅局的深度协作,县体育馆专业运维团队接过了器材管理的“接力棒”,这让该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能专注于策划职工活动,形成了“1+1>2”的服务合力。
“现在的热闹只是开始,我们要让这里永远充满新鲜感。”王东风的话里满是期待。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蓝图,工人文化宫的“扩容升级”已提上日程:书画交流中心将为职工提供挥毫泼墨的雅趣空间,也能举办“职工书画展”传承文化;影视欣赏中心通过红色电影和职工题材纪录片,搭配观影后的“微分享会”,让光影故事滋养心灵;培训提升中心则会对接企业需求,开设实用课程,助力职工技能“充电”;瑜伽室铺设防滑地垫并配备专业音响设备……这些贴合职工生活的细节设计,正让“职工之家”的内涵不断延伸。 未来,这里不仅是运动健身的赛场、书香浸润的港湾,更会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加油站”,让每一位走进来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原载《甘肃工人报》 2025年7月17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