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练筋骨 更养心灵
——庄浪县劳动文化公园以梯田精神浸润“工”字地标
【甘肃工人报】练筋骨 更养心灵
全媒体记者 杨晶晶
清晨的阳光透过雪松枝叶,在劳模宣传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的乒乓球桌前,两名年轻人正激烈对垒,球拍撞击间夹杂着爽朗的笑声,引得靠坐在长椅上休息的环卫工人们频频回头……
在庄浪县劳动文化公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选择在空余时间走进这里,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这座融合了劳动文化与休闲娱乐功能的公园于2024年11 月建成,总投资240万元,占地面积达65亩,是庄浪县总工会积极响应省、市总工会部署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精心打造的一个综合性活动场所。
公园在水上公园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劳动文化元素。踏入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梯田劳动主题的大型雕塑,以生动的造型展现出庄浪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在公园中漫步,60面劳模宣传牌与 60面劳动文化宣传牌交相辉映,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长廊,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楷模与梯田精神传承者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经常来这里锻炼,每次进来都会看看劳模故事,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不少劳模精神。锻炼的同时还有了精神收获,这时间花得真有价值!”家住劳模公园附近的退休职工王玉芳对劳动公园非常满意。
在设施建设方面,公园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建的母婴休息室和工会驿站,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贴心服务,彰显出“工”字特色的温情。公园中刻有劳模语录的30座石椅,每一张都仿佛在向休憩者低语着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改造后的劳模亭,古朴典雅,为纪念劳模功绩增添了庄重氛围。新建成的70平方米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便利体验。此外,公园内还配备了12套体育器材和4张乒乓球桌,满足了职工群众健身娱乐的需求。
自劳动文化公园落成以来,这片充满生机的场地便成了工会组织传递温情的重要舞台,让庄浪县劳动者的心头始终暖意融融。在今年一月的寒风中,县总工会在公园拉开了工会驿站服务对象建会入会活动的序幕,同步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早餐(牛肉面)”供餐券。4.2万元的投入,化作 6060张带着温度的餐券,稳稳递到 303名环卫园林工人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手中。“当我捧着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时,感觉干活更有力气了。”环卫工人丁银娥笑着说。
五一前夕的公园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会林”义务植树活动中,全县各行各业的120余名职工与劳模代表挥锹铲土、扶苗浇水,在欢声笑语里栽下500余株雪松。这些挺拔的幼苗不仅为公园添了一抹新绿,更像一个个生动的符号,见证着工会组织凝聚起的劳动力量,让大家在共同奋斗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不止于此,女职工权益维护讲座里,女职工们在贴心的讲解中明晰了自身权益;职工互助保障宣传台前,一张张笑脸在了解保障政策后舒展;工会法律法规知识展板前,劳动者们在细致解读中增强了维权底气……劳动公园里的每一场活动,都像一缕缕阳光,照亮了劳动者的生活。
如今,这里还成了庄浪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孩子们的春秋游实践基地。当孩子们在公园里追逐嬉戏,听着劳模故事、看着劳动场景展示时,劳动文化的种子便在幼小的心田里悄悄发芽。
庄浪县劳动文化公园的建成,不仅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职工的主阵地。它承载着庄浪县的劳动记忆,传播着积极向上的劳动文化。
庄浪劳动文化公园,正以其独特的“工”字基因,让梯田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精神地标。
(来源:《甘肃工人报 》2025年7月30日 01版)